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动态新闻>>正文

姜约教授作《利乐相生: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的美学解读》学术讲座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23年06月06日 文章点击数:10407 【打印】

5月31日晚,中华传统文化讲堂第21讲在学术报告厅B厅如期开讲,四川大学美学博士、校地合作处处长姜约教授从审美视角,为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解读国家级非遗“薅草锣鼓”。

   

姜教授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纪录片入题,让大家感受了一把“薅草锣鼓”的原生艺术形态。然后他从“薅草锣鼓”的产生、田野中的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以及“薅草锣鼓”的功利性与审美性三个方面,详细介绍锣鼓的起源及功用、“薅草锣鼓”艺术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的非遗文化特性和美学特点,以此论证“薅草锣鼓”可以实现功利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姜教授在讲座中穿插四川话版的唱词表演,将学术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学术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讲解艺术。

讲座过程中,姜教授还与同学们进行互动,赠送个人著作。

   

讲座由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副院长熊明川教授主持,全校传统文化爱好者近200人到场聆听。

供图:邓曼、谭运贵;撰稿:杲自微;初审:石亮亮;复审:熊明川;终审:秦静



薅草锣鼓简介:

薅草锣鼓(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四川省宣汉县传统音乐艺术形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又称“挖土歌”“山锣鼓”“合音锣鼓”等,是土家族人在长期田间劳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边打锣鼓边演唱的民间音乐形式。土家人称水稻中耕为“薅秧”,玉米中耕为“薅草”,这两项农事活动均在仲夏时节进行。为解除疲劳、振作精神,土家人在劳作时以锣鼓助兴,故名“薅草锣鼓”。薅草锣鼓现主要流传在四川宣汉县的55个乡镇及周边的万源、开江、重庆开县等地区,其渊源可追溯到巴人由渔猎生产向农耕文明过渡时期。2008年6月7日,薅草锣鼓(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519号 邮编:635000 联系电话:0818-2791822 Copyright @ 2016 巴文化研究院 秦巴文化产业研究院 后台登录